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

教理主題:實現和平的挑戰

今天是復活期第二主日亦即復活慶期八日慶典的最後一天,基督徒仍是充滿逾越的喜樂心情去慶祝主耶穌基督的復活,因為「這是上主所安排的一天,我們應該為此鼓舞喜歡。」(詠118:24)在歡慶之餘,原來復活的基督更是希望我們能彼此寬恕,實踐愛德,並信賴祂,繼續祂的救世工程,為人類、世界帶來和平,彰顯天主的慈愛。

在整個復活期內主日的第一篇讀經,全部都是取自宗徒大事錄,目的是使信友去認識這個由聖神而彰顯的教會奧跡。今天所敘述的是初期教會團體生活的理想典範,即路加所表達教會的一個神學理念──共融(Koinonia),是聖神臨於於教會中的徵兆。這信徒共同生活的寫照:眾信徒一心一意,將自己所有的,皆歸共用(宗4:32-35),正是聖神的大能在每人身上工作的呈現,使「沒有一個貧乏的人」,是天國臨現世間的實在經驗。一如第二篇讀經所指:凡天主所生的,就是愛天主,並遵行祂的誡命,由此知道我們是真愛天主的子女,並彼此相愛,懷著信德戰勝世界,見証信仰(若一5:1-5)。

我們怎能有力量去活出教會共融生活這美麗的圖象?今天的福音提醒我們:復活的基督賜予祂的門徒「平安」,並派遣他們繼續天父所派遣祂的使命!當耶穌說了這些話,就向門徒噓了一口氣,賦予聖神,賜予他們赦罪,與人與世界和好的任務(若20:19-23)。

「願你們平安」是復活的基督每次在顯現給門徒時的問好和祝福,是給門徒的寶貴禮物,也同時是一份任務。面對今天的世界,基督徒可如何分擔基督的使命,為人帶來寬恕、修和、平安與及促進真正的和平於世?

讓我們先從聖經中的新約和舊約兩方面去理解「和平」的意義。首先和平並不是指沒有衝突,這只是一種負面的解釋。和平有着深層的意思,希伯來語是Shalom,意即是大地、人與神之間的和諧而發出的正義,使人得享自由、飽飫和保護;是神與祂的人民之間的盟約關係的完滿表達。然而,在新約中耶穌的來臨就是天主與我們同在,他為人類、世界帶來了和諧、修好,是人所不能締造的真正和平,而這份和平是復活的基督賜予教會的禮物。

由此可見,締造和平是基督徒的責任和使命。現時失衡的社會制度、不義、嫉妒、人與人之間、國與國之間的不信任不斷蔓延,威脅和平並引發戰爭,基督徒要為剷除這失序而努力,才能有助於建設和平(參閱教理2317),因為尊重人性生命及其成長是有賴和平。和平是「秩序的和諧」,是正義的工程,愛德的成果,「如無對人們財產的保護、人與人之間的自由交流、對民族和個人尊嚴的尊重,弟兄情誼的經常實施,和平不可能在人間實現。」(教理2304)可是,面對今天的世界,到處充滿仇恨、滅族、剝削、奴役、紛爭、恐懼,我們可能感到無奈、無力、氣餒、甚至失望,實現和平似是遙不可及。若我們只看人的層面,單靠人的力量,我們會十分容易陷入一些誘惑,以自己的力量去主宰,甚至以暴易暴。要緊記:真正的和平是天主所賜的,是主耶穌基督與人同在的平安!天主為了愛世人,竟賜下了祂的聖子耶穌基督來到我們中間,以他在十字架上傾流的血救贖人類,使人與天主和好,「他是我們的和平」(弗2:14)。因此,世間的和平是「和平之王」,默西亞、基督的和平的肖像和果實,並且基督使祂的教會成了人類合一及與天主結合的聖事。(參閱教理2305)

每當我們宣稱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主,並相信祂是經過苦難、死亡而復活的,那麼我們作為跟隨祂的門徒也該同樣經過苦難、死亡而復活,與復活的主基督結合。面對實現和平的挑戰,讓我們從救主基督、和平之王身上獲取平安,因著聖神在痛苦軟弱無能中變得有力量,充滿主的慈愛去寬恕接納、與人和好,彼此相愛,活出初期教會生活的愛與共融的特質。

生活反思/實踐
1.  在彌撒中,當我們互祝平安時,你有沒有意識到這平安是基督把自己賜予給我們的平安,       而祂正在邀請你藉着與人和好,為他人帶給祂的平安?
2.  面對現今世界和平的挑戰,你可作出甚麼具體促進和平秩序的行動?

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
2015年4月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